永續問答集
上市櫃公司 永續發展路徑圖法規釋疑篇
Q1:上市櫃公司之溫室氣體資訊會揭露在哪裡讓我們知道呢? keyboard_arrow_down
- 年報中的上市上櫃公司氣候相關資訊(上市上櫃公司氣候相關資訊(年報-公司治理報告-公司治理運作情形(上市上櫃公司氣候相關資訊)) 。
- 公開資訊觀測站的ESG數位平台。
- 該公司每年度的永續報告書-氣候專章/環境保護章節,或氣候相關財務揭露(TCFD)報告書。
Q2:有關金管會規定溫室氣體盤查與確信的時程是如何? keyboard_arrow_down
- 資本額100億以上及鋼鐵、水泥業公司:
- 盤查:不論母公司或其子公司(含海外,目前(2025年)都要完成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盤查,並揭露溫室氣體數據在母公司年報、永續報告書內。
- 確信:母公司目前(2025年)要完成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的確信;子公司,則可到2027年(2026年溫室氣體排放數據;邏輯下同)完成確信。
- 資本額50-100億元公司:
- 盤查:母公司,目前(2025年)要完成盤查;子公司,則可到2026年(2025年)完成盤查。
- 確信:母公司2027年(2026年)要完成確信;子公司,則可到2028年(2027年)完成確信。
- 資本額50億元以下公司:
- 盤查:母公司,2026年(2025年)要完成盤查;子公司,則可到2027年(2026年)完成盤查。
- 確信:母公司2028年(2027年)要完成確信;子公司,則可到2029年(2028年)完成確信。

Q3:溫室氣體完成確信是甚麼意思? keyboard_arrow_down
- 意上市櫃公司所揭露之溫室氣體排放數據,要經過政府機關所核可之機構進行核認,並由其出具報告/證書,才算是完成確信。
- 溫室氣體確信機構名單,可參考臺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中心之確信機構專區。
Q4:董事會在溫室氣體排放數據之揭露,扮演什麼角色呢? keyboard_arrow_down
- 治理架構:公司宜建立推動永續發展之治理架構,且設置推動永續發展專(兼)職單位。
- 督導:公司應進行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、社會或公司治理議題之風險評估,訂定相關風險管理政策或策略,並由董事會督導永續發展推動情形。
- 控管:公司應訂定溫室氣體排放數據之盤查與確信時程,並由董事會按季控管執行進度與情形。
Q5:上市櫃子公司(個體) 的揭露時程,要晚於上市櫃母公司(合併財務報表子公司),要怎麼辦理呢? keyboard_arrow_down
母、子公司同為上市櫃公司時,各依其永續發展路徑圖時程辦理。
但子公司(個體)時程晚於母公司(合併財務報表子公司)時程者,子公司應配合母公司時程辦理,以利母公司於年報或永續報告書中揭露相關資訊。
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政策問答集
Q1:什麼是「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」? keyboard_arrow_down
「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」是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為了達成國家2050淨零排放目標,所推動的金融政策總體規劃,期望讓金融成為產業轉型的推手,透過金融業的資金力量與風險管理能力,支持臺灣企業加速邁向低碳、永續的營運模式。
Q2:什麼是「綠色金融」?什麼是「轉型金融」? keyboard_arrow_down
「綠色金融」針對已具備環保效益的產業或專案提供資金支援,包含綠色投融資、綠色商品與服務與互動議合等。
「轉型金融」則著眼於企業從使用高碳排、高耗能、過度使用資源的棕色經濟,度過轉型階段到使用乾淨能源、綠色工廠、綠色運輸、資源循環利用的綠色經濟,其中企業無論是技術或能源轉型,都牽涉到相關資金需求,即由金融業扮演關鍵角色。
資料來源: 中央社 2025/4/24
Q3:綠色及轉型金融行動方案有哪些重點推動面向? keyboard_arrow_down
- 資金面: 支持臺灣企業減碳轉型、發展綠色金融商品。
- 揭露面: 鼓勵揭露減碳目標與自然相關財務資訊。
- 資料面: 建立碳排資料庫與氣候風險資訊整合。
- 培力面: 普及永續金融證照與人才培訓。
- 生態面: 強化金融業永續治理與自律平台建設。
- 提升國際影響力: 展現台灣推動ESG的成果與能見度
Q4:什麼是「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」? keyboard_arrow_down
協助企業於轉型時,判斷企業之經濟活動是否永續,同時導引資金投入,換句話說,預期成效是使企業能檢視自身經濟活動(營運、業務、商品或服務)是否具備永續元素或符合永續要求,進而促進企業如有資金需求者積極投入轉型,此對於金融業而言,可透過該指引所評估出來的結果,較為客觀、方便辨識該企業之永續程度,及後續作為投融資、發展金融商品及互動議合的重要參考。
資料來源: 中央社 2025/4/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