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識小學堂

什麼是 IFRS S1 與 S2?帶您快速了解永續揭露準則

在全球永續浪潮下,企業永續資訊揭露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核心議題。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基金會(IFRS Foundation)設立的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(ISSB),於2023年發布兩項全新準則:「IFRS S1 一般永續財務資訊揭露規定」以及「IFRS S2 氣候相關揭露」,為全球企業建立統一的永續資訊揭露框架。

隨著各國陸續導入這套新準則,企業勢必加速轉型,從策略擬定、風險管理到財務評估,全方位回應日益嚴峻的永續挑戰。

IFRS S1 是什麼?

IFRS S1 著重於揭露所有可能影響公司前景的永續風險與機會,並確立永續相關財務資訊揭露的基本原則。其內容參考 TCFD(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)所訂定的標準與框架。

IFRS S2 是什麼?

IFRS S2 聚焦於「氣候」議題,規定企業必須揭露面對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計畫與策略,包括實體風險與轉型風險等資訊。S2 同樣採用 TCFD 的揭露框架,並建議參照 SASB(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)標準,針對產業特定主題鑑別氣候風險與機會。

除了要求企業鑑別氣候風險和機會外,IFRS S2 也明確規範了應揭露的指標,分為兩大類:

  • 跨行業指標類別(Cross-Industry Metric Category)
  • 行業基礎指標(Industry-Based Metric)

七項跨行業指標類別如下:

  • 溫室氣體排放:包含範疇一、二、三的絕對排放量、排放強度與涵蓋類別。
  • 轉型風險:易受轉型風險影響的資產或經營活動之金額與佔比。
  • 實體風險:易受實體風險影響的資產或經營活動之金額與佔比。
  • 氣候相關機會:與氣候機會相關的資產或經營活動之金額與佔比。
  • 資本配置:針對氣候風險與機會所配置的資本支出、籌資或投資金額。
  • 內部碳價格:用於評估排放成本的碳定價方式,以及如何應用於決策。
  • 薪酬機制:高階主管薪酬中有多少比例與氣候指標掛鉤,以及計算方式。

為加速推動台灣企業永續資訊揭露的進度,金管會於2023年8月發布新聞稿,公佈接軌啟用 IFRS 永續揭露準則藍圖,並規劃自2024年起簡化年報揭露事項,協助企業更順利銜接 S1 與 S2 的資訊要求。

金管會揭露時程分為三階段:

  • 資本額達新臺幣100億元以上之上市(櫃)公司,自2026年會計年度起適用(2027年公告)。
  • 資本額達新臺幣50億元以上之上市(櫃)公司,自2027年會計年度起適用(2028年公告)。
  • 其餘上市(櫃)公司,自2028年會計年度起適用(2029年公告)。

然而,年報作業本已繁複,若再納入氣候變遷、供應鏈管理及與客戶關係等永續資訊揭露,對企業而言勢必加重準備壓力及挑戰。

永續時代已全面來臨,ESG 指標越來越受到政府、企業與投資人的高度關注,財報準則也必須跟上趨勢而有所異動。金管會已針對永續相關趨勢施行多項政策,其中包含最近要求特定規範對象應參考SASB準則,於永續報告書中揭露「永續指標」。

IFRS S1 與 S2 不僅是揭露準則,更是驅動企業由內而外思考永續策略與財務風險的新契機。唯有主動迎接轉型挑戰,建立清楚的揭露架構與內部溝通機制,企業才能在全球永續浪潮中站穩腳步,贏得投資人信任,邁向長遠價值創造的永續未來。

arrow_forward
掌握基金篩選標準,如何辨別真假基金

隨著永續金融概念的發展,全球ESG相關金融商品,尤其是ESG基金,正快速成長。根據國際機構的統計,相關資產規模已超過3兆美元。金融機構所發行或管理以「綠色環保」、「公司治理」或「企業社會責任」為主題的基金,即為綠色基金,這其中也包含ETF。

綠色基金以ESG投資原則為核心,重視企業的長期發展與營運,因此相較於一般基金,表現較為穩定,相對減輕景氣波動的影響。

企業在被納入ESG投資範疇前,通常會從環境、社會與公司治理三個層面進行綜合評分,評估內容包括:

環境面(Environmental)

  • 碳排放量
  • 能源消耗與管理
  • 水資源使用及管理
  • 廢棄物處理方式
  • 生態保護相關措施

社會面(Social)

  • 勞工權益保障
  • 員工多樣性與包容性
  • 與社區的互動及貢獻
  • 產品安全以及消費者保護
  • 客戶隱私與數據保護

公司治理面(Governance)

  • 董事會結構與獨立性
  • 企業透明度與信息披露
  • 風險管理制度
  • 反貪腐及合規措施

此外,評分過程通常會參照國際認證的框架與指標(如GRI、SASB、CDP等),並由專業評級機構(如MSCI、Sustainalytics)給予分數或排名,協助投資者從眾多企業中挑選在環境保護、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等層面表現較佳的標的。

為確保市場健康發展,並防止濫用ESG、永續或減碳字眼,不當地吸引投資人,金管會制定相關監理原則。投資人可注意以下重點,以識別正牌ESG基金:

資訊揭露要求

  • 基金公開說明書須明確標示採用的ESG標準或原則
  • 具體說明ESG如何納入投資決策
  • 明確列出是否採用排除法策略及排除的行業或類型

監理原則與資訊公開

  • 遵循《有關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發行ESG相關主題基金之資訊揭露事項審查監理原則》及境外相應規範
  •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設有FUNDCLEAR基金資訊觀測站,專門展示國內外永續主題基金資訊
  • 基金需符合主管機關規定,並附上發行資訊、公開說明書及定期報告,確保資訊透明且可信
arrow_forwa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