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益投顧:降息預期營造寬鬆環境 金融市場短震長多
群益投顧發布11月份財富管理月報提供投資人第一手投資參考:
即將邁入2025年11月,金融市場站在景氣循環交替的轉折點上,一方面受惠於科技創新與通膨壓力緩解,且美國聯準會可望再度展開降息行動,營造寬鬆的氛圍,但另一方面又面臨貿易緊張與地緣政治動盪等風險,且股市估值較高,投資人需要更注重選擇性與風險控管。
首先,AI帶動的科技投資浪潮仍強勁,資料中心、半導體、高效運算與軟體服務持續推動企業資本支出。綠色能源轉型、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國家安全投資,也使工業、製造與防務產業具備中長期成長故事。若主要央行逐步轉向降息,資金成本下降將有助於估值回升與企業融資環境改善。美股仍是全球核心市場,龍頭科技企業展現強勁獲利能力,是支撐大盤的重要力量。此外,日本高市早苗於10月4日當選自民黨總裁並於10月21日當選為日本首相,迅速展現出明確的施政主軸,她的施政藍圖以「穩物價、振經濟、強國防」為核心,主張積極財政與強化中產階級支撐力,驅使日圓偏弱為日股帶進外資買盤,成為持續吸引資金的亮點。
另一方面,風險同樣不可小覷。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已成事實,美國雖仍具韌性,歐元區與部分新興市場卻已顯疲態。企業獲利成長若低於預期,高估值市場將承受更大修正壓力。貿易摩擦升溫不只限於美中,供應鏈調整階段勢必造成成本波動。地緣政治事件,包括中東與南海情勢、全球重要選舉等,都可能帶來突發性波動。利率雖有望逐步下行,但節奏若不如預期,資金面壓力仍會反映在市場情緒上。
總結而言,全球股市雖受眾多因素牽動,但在政策逐步轉向寬鬆、企業基本面穩健與科技創新持續推動下,仍存在結構性成長機會,2025年第四季的全球股市預料將維持「高波動、區間震盪」的格局。投資人宜保持適度的風險控管,同時關注政策面與產業面的正面變化,建議可優先關注具有中長期成長潛力的主題,同時適度配置防禦性資產,以降低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。投資策略上,建議同時掌握三個重點:第一,核心部位傾向擁有品牌、技術、現金流優勢的企業,尤其是AI應用、高階製造與醫療創新領域。第二,適度布局評價相對便宜的市場,例如部分亞洲國家與具復甦潛力的歐洲產業。第三,強化防禦性與靈活性,包括高股息、日常消費與必要基礎建設等,可降低波動對心理與資產的衝擊。
